《黑龙江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守望哲学净土诠释师者人生———记全国模范教师柴文华教授

   期次:第480期      查看:1614   
  “欣赏儒家的参与精神,崇奉道家的超越意识,迷恋自在的深沉美,向往人类共有的蔚蓝色天空,珍视属于自己的那一片金黄色沙滩。”这是柴文华老师最喜欢的一段话。积极入世,建功立业,为他人谋福利的儒家精神;追求自由、自在、自然,不为功利所左右的道家情怀一直都在濡染、影响并激励着这位哲学智者,而人类的和平进步、生活关系的井井有条则是柴文华老师心中的“天空”和“沙滩”。
  求学之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柴文华1956年出生在安徽农村。军旅出身的父亲转业后工作被安置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柴文华也随之在此定居。对大多数5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挥之不去的梦魇。十年浩劫不仅严重阻滞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更让整整一辈中国人命运多舛,前途未卜。在那个人人“停课闹革命”,知识分子“臭老九”饱受摧残的年代,上大学是一个奢侈的、被压抑的梦,而柴文华却勇敢、执着地做着这个梦。
  自幼就对文学颇有兴趣的柴文华表达能力出色,文字功底扎实。考大学之前的三年,他一直在大庆钻探宣传部、大庆市委宣传部从事宣传工作。闲暇时,写作是柴文华最大的爱好,至今他还保留着一些当年完成的散文和随笔。回首那个混乱而狂躁的年代,很多人偏离了正常的生命轨道,徜徉文学之中的柴文华却并没有受到过多的干扰和影响。文学的朴实、纯美如同最强有力的过滤器,将生活和人性中的朴实、纯美萃取出来,化作坚忍、化作坦荡、化作渴望美和创造美的热切,留在热爱它的人们心中。
  这份在动荡年代蛰伏已久的热切很快就有了释放的机会———1977年,国家正式恢复高考的政策让柴文华经历了久违的激动和狂喜。对知识的渴望,对人生发展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渴望……无数渴望交织在一起,在那一刻同时撞击着他的胸膛。“知识改变命运,有了知识才能为祖国和人民做更多、更大的贡献”,柴文华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考上大学!
  然而,对于一个已经多年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来说,考大学又谈何容易。尤其是必考的数学,成了偏爱文科的柴文华要面临的头号难题。困难面前,柴文华没有退缩和放弃,他以超乎寻常的坚韧和毅力,边工作边学习,夜以继日,苦苦摸索。终于,在接连考了三年之后,柴文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也从此开始了与黑龙江大学近三十年的悠悠情缘。
  同许多与哲学意外结缘的学者不同,柴文华在高考志愿的第一栏就填报了哲学专业。回忆当年,他曾在哲学和中文两个专业之间徘徊不定,“我从小就对文学感兴趣,中学时代还写过小说、诗歌。但后来在宣传部门的工作经历,让我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学科。”同属人文学科,哲学和文学有着同样令柴文华着迷的特质。不过,在经历了种种人生的磨砺,尤其是三
  年磨一剑的高考之后,对柴文华来说,
  生命似乎已不再是一段简单的历程,
  他迫切地需要一道理性之光的指引,
  带领他走出困惑和迷茫,并对生命作
  出更加睿智的思考和探索,而哲学就
  是属于他的那道理性之光。
    就这样,柴文华走进了哲学的殿
  堂,哲学融入了他的生命。
  象牙塔生活:成绩优异意气风发
    柴文华一直把黑龙江大学称作
  自己的“福地”。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柴
  文华终生难忘,他就像一棵小树,汲取
  着知识的营养,茁壮成长,他又像一块
  巨大的海绵,吸收着知识的水分,不断充盈。柴文华说,学习带给自己的快乐是任何快乐都无法比及的,对知识的渴望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永远在追求,永远不满足。
  大学四年,全年级将近一百人,两次学习成绩排榜,柴文华都名列第一。他将自己的学习“窍门”归结为八个字———喜爱读书,善于自学。曾经艰辛的求学之路让柴文华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老师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并不能满足这个年轻人旺盛到近乎贪婪的求知欲,而大学丰富的资源更是交给了他一把通往知识殿堂的钥匙。学生时代的柴文华,最爱的去处就是图书馆。柴文华爱书,爱到痴狂,在他的心里,书籍不仅亦师亦友,而是“良师和知己”。读书被柴文华视为人生最大的美事乐事享受事,常常是老师在课上讲一个章节的内容,他早已参阅了五六本相关的书籍。尤其让人敬佩的是柴文华从不死读书,他更看重学以致用,也善于在阅读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见解。他举例说:“像《哲学原理》这门课,老师可能只讲一种版本的内容,而我会参阅其它版本的书目,让知识真正融会贯通。”考试时,柴文华总是思路上纵横捭阖,逻辑上丝丝入扣,文字上洋洋洒洒,他的答案让老师在欣喜和意外之余,甚至不忍心扣分。不过,哲学卷子得一百分的先例很少,所以老师总是给他九十至九十九分。
  柴文华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能力也很突出。他一直担任班里的团支部书记,大四时还当了团总支副书记。79级第一批入党学生党员有两名,其中一个就是柴文华。连续四年,他都被评为系里的三好学生,大四时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标兵和黑龙江省三好学生。
  大学时光让柴文华尤其难忘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四个年头相濡以沫的同窗情谊,他把这份情谊当成宝贵的人生财富,永远珍藏并珍惜着。柴文华说:“那个年代的同学感情非常真挚、朴实。每年元旦,家住哈尔滨市内的同学也会选择留校,和外地同学一起听新年的钟声,整整四年都是这样……”“毕业之后,大家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毕业10周年、20周年的聚会上,同学们无论身在哪里,都尽量回来相聚。”
  本科毕业后,柴文华顺利考取了武汉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八十年代的中国,硕士少之又少,考硕士也非常困难。柴文华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了武汉大学的笔试,有两门专业课更是考了90多分。不是武汉大学的本校毕业生,又来自地处边远的东北地区高校,这一切让武大的老师们在复试中面对柴文华时表现出了很多的不确定。不过,柴文华的表现很快就赢得了老师们的肯定和赞赏———在1983年武汉大学哲学系竞争激烈的硕士研究生差额复试中,仅有两名非武大毕业生被录取,柴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教书育人:倾情奉献诲人不倦
  八十年代,本科生毕业是分配工作的,凤毛麟角的硕士生更是很多单位争抢的人才。北京及南方一些知名学府都曾主动与柴文华接洽过,然而,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去向,柴文华的选择很坚定,那就是回到母校,回到黑龙江大学!在柴文华心中,有一段无法割舍的情愫,将他的思念、他的牵系、他实现未来人生抱负的舞台,都定格在这个四季分明的北方城市,这片开满丁香的美丽校园。
  现在的柴文华是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同时还有很多科研工作。即便如此繁忙,他仍然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其中包括每周三天给本科生上课。柴文华认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差别从来都只在学生个人,老师对待他们的态度应该是同样的,始终如一的。因此,无论上哪门课,无论听课的对象是谁,他在课前都要做最充分的准备。“这是对学生最起码的尊重,更是对知识的尊重。”
  柴文华深知,学好哲学,掌握方法是第一步。“学科间的联系千丝万缕,通过多种学科的共通教育,让学生领悟到———哲学是在不断的创造和被创造中。”“学生只有具备了批判意识和创造精神,才能学会‘追问’,并在不断的‘追问’中获得提高。”“学生能够从老师那里学到的最为宝贵的就是做学问的精神和方法。只有学生们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才能算得上成功。”
  哲学难免晦涩、枯燥,但所谓的晦涩和枯燥从来不属于柴文华的课堂。他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前演讲、课堂讨论、课后交流等等,学生们真心地喜爱这种自由、自主、自觉的学习方式,并从中受益匪浅。在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课堂上,柴文华更注重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而思维也在交流中碰撞出或睿智或灵动的火花,从而更具理性,越发活跃。不过,最让柴文华欣喜的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有创造性的观点,不仅给了他科学研究上的启发,更让他从中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快乐。柴文华说,这种快乐是只有老师才能体会到的真正的快乐。
  做老师,柴文华一直坚持从三方面塑造自己:做一个有学问的老师,一个有情感的老师,一个公平的老师。丰硕的科研成果,永不停歇的求知探索,让柴文华足以承得起“学问”二字。而谈到“情感”,体会最深的是他的学生们。“他是治学态度严谨的学者,是平易近人的老师,更是所有学生的朋友。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能体会到老师是在真心、真诚地关心着我们。”“柴老师总是努力为学生争取参加大型学术会议的机会。他鼓励我们多写论文,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在做自己的研究课题时,柴老师也不忘有针对性的带动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记得有一次,一位师兄病了,柴老师亲自为他寻找药方……”柴文华将自己对学生的情感化作润物无声的涓涓细流,他的爱不张扬却无处不在,他的关怀淡如春风却无微不至。曾有一个学生在结婚前特意向柴老师求字,而由柴文华亲笔题就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在婚礼那天被学生挂在了新房最显眼的位置。这或许比什么都能说明,学生对老师的爱与敬重是多么的深切和质朴。
  “公平”,是柴文华践行的另一条师者准则———“教师如果不公正,会伤害学生的感情,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损害教师自己的形象。”因此,他在衡量和评价学生时,始终做到“用一把尺子”。
  科研工作:执着追求务实严谨
  在柴文华上学的年代,由于国家政策倾斜等多方面原因,哲学学科的地位还很高。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新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冲击下,哲学逐渐被冷落。谈到这里,柴文华难掩内心的伤感,“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看重与切实利益相关的东西。相比之下,哲学这一不能实现即时利益的学科自然备受冷落。”
  90年代初,国外对哲学仍然相当重视。从日本讲学回来的柴文华,对比国内的情况,一度感到十分痛苦:在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哲学居然成了一门“冷学术”!但是,他没有在痛苦中自怨自艾,更没有放弃他授之以全部热情和整个生命的哲学研究,在痛定思痛后的无数次反思中,柴文华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哲学研究者的目标:立足本学科,进一步探讨、开发哲学的实用功能,让哲学更多地融入到生活中,更密切地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柴文华坚信,哲学是人类高尚智慧的结晶,是理性思维的美好成果,是人类精神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学科的繁荣和发展必将促进整个时代、整个社会的繁荣和发展。为此,柴文华决心做一个坚定的守望者,守望着哲学的生生不息和再度昌荣,并为此不辍耕耘。
  在柴文华看来,做学问有两种态度:一种仅为谋生的手段,另一种则视作生命。毫无疑问,柴文华选择了后者,也正因为如此,他将自己除了教学之外的全部精力和心血交付给科研工作。柴文华认为,哲学不仅在研究领域上应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在研究方法、表现形式等方面也要做到与时俱进,这是哲学发展和繁荣的必要条件,同时也要求哲学研究者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用新的理念和知识充实自己。因此,柴文华无论工作怎样繁忙,都会抽出大量的时间看书。在为自己制定的年度计划中,他常常细致到这一年要研究什么问题、写几篇文章、读多少书都要列出来。只要作了计划,柴文华就会雷打不动的执行到底。
  身兼数职的柴文华不仅承担着多项课题的科研工作,还有有繁重的教学任务。面对忙碌的生活,他却总是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分配得井井有条。他说,一方面科研和教学之间有着很强的相互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他坚信自我学习才是基础。说到自我学习,柴文华不禁向我们讲起他最为敬佩的两名老师,“哲学研究领域有两位最让我敬仰的名师———张奎良老师和张锡勤老师。二老虽然都已年届古稀,却仍不辍学习,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从他们身上我感触颇深。”柴文华说,这两位老师是他一生学习的楷模,做老师学他们,做学问学他们,做人更要学他们!
  柴文华老师在自己的杯里续了些水,缭绕的茶香,氤氲的水气让眼前的一切似乎不真实起来———就像我们看柴文华,了解得越多反而越发地感觉难于形容:他深沉如深海,清澈如清泉,坚硬如磐石,细致好比春风;他可以同时拥有智者般沉静冷邃的眼神和孩童般坦荡赤诚的笑容;哲学是他授之以整个生命的追求,学生是他呕心沥血的爱,母校是他一刻不曾或忘的牵挂……我们想,柴文华是个纯粹的人,他的快乐他的爱甚至他的痛苦,无一不纯粹。
  记者李茜李硕
  眼本版责任编辑王蕾演

黑龙江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829次访问,全刊已有3048794次访问